今年以来,濮阳市委编办早谋划、早定则、早调研、早办结,较往年,提前两个月超前完成76名政策性人员安置用编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政策性人员权益提供坚实编制保障。
一是早谋划,做好编制储备。年初,濮阳市委编办把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双一流大学选调生、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等政策性人员用编纳入部门年度用编计划。填报政策性人员年度用编计划的,安置时优先考虑;未填报用编计划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用编数额也要留有余地,原则上留出空编量的1/3,确保足额保障政策性人员用编。
二是早定则,定好用编原则。按照政策性人员安置有关规定,根据不同类别安置人员特点,紧密结合濮阳市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台《濮阳市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阳光安置工作细则》、《濮阳市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和《濮阳市驻军随军家属安置原则》,明确提供安置单位及岗位原则、安置用编数量以及动议研究流程。
三是早调研,供好安置岗位。依据安置主管部门提供的安置名单,濮阳市委编办严格依据机构编制政策规定、综合考虑空编实际、往年安置单位以及政策性安置人员专业特长等因素,提出初步安置意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安置单位的职责履行、人员待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提出人岗适应的安置岗位,确保安置人员胜任工作岗位,安置单位顺利接收安置人员。
四是早办结,做好后续工作。政策性安置人员相关文件印发后,濮阳市委编办专门开辟政策性安置人员入编“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印发《机构审核通知单》、下达《入编通知单》,第一时间为其办理入编手续。联合督查、政策性安置主管部门开展“回头看”活动,实地到接收单位了解安置人员是否到岗,各项人事手续是否到位,一旦发现单位不按时办理的,予以督查通报,责令限时办结,全方位全过程保障安置人员权益。